原标题:17年图书畅销榜来了 刷微博的你看书了?

我们最近参加了亚马逊2017年“年度阅读榜”的发布会,较新的年度图书畅销榜揭晓,大家看看自己看了几本。

首先是亚马逊整理的17年纸质书的畅销榜:

1. 《解忧杂货店》

2. 《我们仨》

3. 《宝宝先进套好性格养成书:皮特猫》

4. 《白夜行》

5. 《人类简史:从动物到上帝》

6. 《自在独行:贾平凹的独行世界》

7. 《未来简史》

8. 《岛上书店》

9. 《我的先进本专注力训练书(专注的孩子更聪明)》

10. 《追风筝的人》

Kindle电子书畅销单:

1. 《三体全集》

2. 《解忧杂货店》

3. 《福尔摩斯探案全集》

4. 《人民的名义》

5. 《巨人的陨落》

6. 《人间失格》

7. 《摆渡人》

8. 《明朝那些事儿》

9. 《情人》

10. 《白鹿原》

可以看出,纸质书的畅销榜和电子书有很大不同。纸质书的榜单里,有很多「非小说」类的内容,而电子书更偏娱乐化一些。

电子书榜单受网络热点的影响较大,比如《人民的名义》、《白鹿原》的上榜无疑受到了相关影视剧的影响。

同时,一些很厚重的系列书籍,比如《三体》、《福尔摩斯》、《巨人的陨落》,得以在电子榜单上露头,自然要归功于Kindle本身的便携性。书籍下载到Kindle里,可以随时阅读,这是纸书没有的优势。

不知不觉中,Kindle也走过了10年的历程,但它在中国的历史并不悠久。前几代Kindle纷纷在中国缺席,2012年,第五代Kindle正式进入中国市场,此后便迅猛发展,间接打开了中国数字阅读的市场。

2017年,Kindle推出了较新的旗舰机:Kindle Oasis二代,我们也 做了深度的体验 ,相比于07年的先进款产品,Kindle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也越来越趋于完善。

在Oasis的体验文章里,我们有这样的总结:

作为电子产品中一个另类的存在,Kindle恰恰想让你摆脱纷扰,浸沉于字里行间。

Kindle的体验虽然和纸书还有差距,但它不再被深度阅读爱好者所排斥。一个书虫跟我讲,他已经完全适应了电子书的阅读方式,只有想要收藏一本书,或者送朋友的时候,才会去购买纸质书。

Kindle并不想替代电子书的存在,它只是提供了另外一种方案,让书籍更加触手可得。实际上,亚马逊没有避讳近年来实体书店回暖的现象,但有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和作者,愿意和亚马逊合租,提供数字版图书,实现共赢。

在现场,亚马逊还请到了不少业内人士,探讨了时下兴盛的知识付费,我们挑几个观点给大家看一下。

知识付费推广

知识付费,怎么选品,选择什么样的赛道尤其重要。目前可选赛道如下:

-变成更好的我自己:艺术类、心理学、情感类等

-垂直场景的应用类:比如如何养猪、如何提升驾驶技术

-经典知识的再加工:红楼梦解读、历史人物分析

-工作方法:怎么写好文案,怎么提升 微信 公众号粉丝

贴合当下热点和用户的心理需求比如何运营更加重要,传统的运营思维是把发型渠道站住,用媒体进行推广。而知识付费可以实现反推,用好的内容(或大众关注的点),引起反响和共鸣,实现自传播。

知识付费的争议

知识付费往往是碎片化的,是浓缩的知识传达,让人觉得自己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能力和技巧,但过一段时间就忘了,不能形成知识体系。

但另一方面,知识付费能更精准地抓到一些知识点,把繁复的信息精炼出来。把很多术语,行业现象用大白话给用户解释清楚。

这是知识付费最大的优势, 它充当了一种类似“搜索引擎”的功能

看很多书不一定能学到东西,不一定能提升自我。而是要带着问题去看书,随时思考,就像搭屋子,先搭建一个框架,在此基础上提升(看书、知识付费),才能真正的学到东西。

换句话说,重要的是思维能力的培养,知道自己要什么。有了这个基础,知识付费可以像催化剂一样,快速提高知识吸收。

听书和读书

书的底层逻辑是印刷逻辑,音频是自然语言的逻辑。

自然语言逻辑推动了个人IP,听书节目,很多时候是个人对一本书的思考,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。

而深度阅读,可以让 读者 获得不同的东西。比如一本教你如何戒烟的书,有的人学到的是戒烟的方法论,而有的人可以思索出一个自我控制的原则,运用到其它的领域。

听书的节目,不能代替读书,它是低成本的了解方式,去了解一本书到底在讲什么?值不值得深看?可以省很多时间。

知识经济的下半场

依托于人口红利和中国的消费升级,国外的知识服务行业比不上中国,国内的互联网和业务模式已经领先于很多地方,知识经济并没有进入一个“下坡期”。

但各种知识付费平台,比如 知乎 、得到、喜马拉雅,都在跑马圈地,买内容,买IP,搞融资。产品越来越多,但质量也变得良莠不齐。

知识付费的下半场,会变得更加冷静,产业会进入整合,淘汰劣币。还会有更多的玩法,比如和社群的结合,线上线下的结合,会有更好的呈现形式,或者有更多的社交属性。

总之,感谢亚马逊举办了这样一个活动,让不同行业的人能有交流的机会,也希望Kindle不忘初心,带来更好的数字化内容。